密集行动!银行助力债券市场“科技板”扩容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 *** 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 *** 公告〔2025〕8号,以下简称《公告》),从丰富科技创新债券产品体系和完善科技创新债券配套支持机制等方面,对支持科技创新债券发行提出若干举措。同日,交易商协会发布《关于推出科技创新债券构建债市“科技板”的通知》,同步推出科技创新债券。

(图侵删)

  政策下发后,银行、券商、创投机构等市场主体响应迅速,助力全国首批科技创新债券集中“亮相”,公告发行。

  六家银行发行规模达750亿元

  根据中国债券信息网,5月12日,农行、交行公告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基本发行规模合计达200亿元。

  公告显示,该行拟发行2025年科技创新债券(债券通),基本发行规模为100亿元,附不超过100亿元超额增发权,债券期限为3年。

  公告称,该行拟发行2025年科技创新债券(债券通),债券基本发行规模为100亿元,其中,品种一基本发行规模为50亿元,期限为3年;品种二基本发行规模为50亿元,期限为5年。品种一和品种二的合计增发规模不超过100亿元。

  这是继工行、国开行等银行“首发”后,国有大行再次发挥带头作用,以实际行动助力债市“科技板”规模增长。

  5月9日,发文称,该行当日率先落地首批科技创新债券。本次发行的科技创新债券规模200亿元,是首批发行的规模更大的金融类科技创新债券。募集资金将通过贷款、债券、基金投资等多种途径,专项支持科技创新领域业务,引导债券市场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同日,国家开发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三家金融基础设施机构成功发行首批3只“科技创新债券”,合计200亿元。

  除国有大行、政策行外,股份行、城商行也争当领头羊,参与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中国货币网此前披露,将于2025年5月9日发行科技创新债券,规模为50亿元,发行的债券期限为3年,债券采用固定利率形式,单利按年计息,不计复利,面向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机构投资者发行。

  根据公告,该行将于5月9日发行2025年之一期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规模为100亿元,募集资金将依据适用法律和监管部门的批准,用于发放科技创新领域贷款等,支持科技创新业务的发展。

  上述六家商业银行发行科创债规模已达750亿元,业内人士透露,多家银行已在筹备科创债发行工作,预计年内科创债发行仍将提速。

  十余家银行积极承销

  据记者梳理,债市“科技板”官宣后,已有、工商银行、、渤海银行、等十余家银行发布相关债券的承销进展。

  工商银行表示,在首批公告发行的36个科技型企业、股权投资机构类项目中,工商银行担任主承销商项目12个。募集资金将投向半导体、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本次承销项目中,该行还创新发行了“绿色两新科技创新债券”,将“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和“两新”领域相结合,贯彻国家决策部署。

  中国银行介绍,该行积极响应政策号召,于5月9日协助、吉利控股、、上海新微等科技型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以及部分金融机构在银行间市场完成科技创新债券承销发行,规模共计385亿元,由该行担任主承销商项目达16个。

  建设银行表示,该行承销的首批科创债达8期,涉及企业涵盖、京东方、津药集团、徐工集团、吉利控股集团5家科技型企业及数家股权投资机构。

  中信银行介绍,由该行主承销的全国首批科技创新债券达15单,其中,该行发挥主导推动作用的牵头承销项目9单,锚定新质生产力,引流债市资金精准滴灌高端芯片、人工智能、新能源、先进制造、农业现代化等战略关键领域。

  表示,该行主承销全国首批科技创新债券7单,发行主体包括集团、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5家科技型企业,以及苏州元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苏州金合盛控股有限公司2家地方国有股权投资机构。

  破解科创企业融资痛点

  认为,债券市场“科技板”的提出体现了我国对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力度,且通过科技概念来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股权投资机构等三类主体发行债券,也有望改善当前科创债市场央国企为主导的发行人结构,提升民企的参与度。在此背景下,具有“科技板”概念相关的科创债市场也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一系列针对科创债的政策组合拳,有助于精准破解科创企业融资痛点。其中,通过增信机制降低中小科技企业发债门槛,以长期限债券匹配研发周期,流动性支持措施增强二级市场吸引力。”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政策支持之下,科创债也有望成为“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核心枢纽。

  固收首席分析师李勇指出,在政策引领下,债券科技板将成为未来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之一,科创债市场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或成为2022年以来“资产荒”持续蔓延背景下的破解之道。

  中诚信国际指出,在发行主体方面,《公告》重点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股权投资机构等三类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促进募集资金直达科技创新领域,拓宽发行主体范围。这有利于拓展资金来源,扩大科技金融服务覆盖面,创新性地将债券市场与股权投资市场联动也有利于进一步撬动社会资本、提高资金使用的灵活性,丰富市场融资层次。

  中诚信国际表示,综合来看,近期科技创新一揽子支持举措和“科技板”配套安排密集落地,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加快多层次债券市场建设”、加大科技创新融资支持等重要部署的落实,体现出政策一致性增强、可操作性提升、惠及范围扩大等特点,支持导向明确。

  同时,科创债各环节机制安排更加细化,提高融资灵活性和便利性,有利于带动更多金融资源高效、便捷进入科技创新领域,以债券市场“科技板”为抓手着力激发科技创新动力和市场活力,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 商场“五一档”扎堆开业潮冷却,特色、体验成为竞争关键
  •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 打破陈规,推翻“观看”:大卫·霍克尼首个数字艺术展登陆上海
  • 荣耀400海外版官宣
  • 【深度】如何纾解关税战影响?国新办这场发布会给出答案
  • 印巴战火LIVE丨“快速接近战争状态”:印度袭击巴军事基地,巴启动反制军事行动
  • 欧洲“能源孤岛”陷入大停电,再次敲响电网安全警钟
  • 面对特朗普极端关税人民币不跌反升,接下去或保持双向波动格局
  • 远东控股蒋锡培:坚守主业,为社会、客户解决实质性问题
  • 加拿大4月份新增7400个就业岗位 失业率跃升至6.9%
  • 伯希和IPO的底气,远不止是爆款冲锋衣
  • 交钱后没拿到货?鸿博股份回应子公司2.43亿元仲裁案:预计无重大财产损失
  • 华泰柏瑞总经理韩勇卸任,灵魂人物相继离开接下来怎么走?
  • 欧洲债市:全球债券普跌 美国贸易谈判进展提振市场风险偏好
  • 【深度】小米汽车新工厂选址未定,但扩产刻不容缓
  • 支付宝也能语音通话了,拨打时可显示对方真实姓名
  • 成立一家专注于男性作家的出版社,有必要吗?|文化周报
  • 广发基金:强监管防风险并举,筑牢行业高质量发展根基